TMGM官网

全球第二大铜矿明年7月重启!铜市供需格局或将重塑!

TMGM

11月18日 ,全球矿业巨头美国自由港-麦克莫兰公司(Freeport-McMoRan)宣布,计划自2026年第二季度(7月)起,分阶段重启其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的格拉斯伯格(Grasberg)铜矿的大规模生产 。在此之前的9月8日 ,格拉斯伯格矿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事故 ,约80万吨湿性矿料涌入矿井,严重损坏了铁路 、电力系统等核心基础设施。作为全球第二大铜矿、全球第三大金矿的格拉斯伯格矿被迫停产。

格拉斯伯格(Grasberg)铜矿由美国自由港-麦克莫兰公司运营,印尼政府通过Inalum铝业公司持有51%多数股权(含10%归巴布亚地方政府) ,该矿2024年铜产量达81.6万吨,占全球3.5%,事故发生后 ,自由港公司随即宣布不可抗力,并预计2026年铜产量将较原计划下降35%(约27万吨) 。

格拉斯伯格铜矿的停产已导致2025年第四季度供应接近中断,高盛预测全球铜矿供应将因此减少52.5万吨 ,2025年供需平衡从过剩转为短缺 。重启后,尽管产能逐步恢复,但市场仍面临结构性短缺风险。

更重要的是 ,全球铜矿供应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头部企业产量分化加剧行业短缺,一场结构性危机悄然逼近。

自由港麦克莫兰因格拉斯伯格铜矿停产而减产已成定局 ,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的减产幅度更为惊人 ,三季度产量仅24.8万吨,环比大降32.1%,同比减少31.1% ,嘉能可将2025年的铜产量指引区间调低到85-87.5万吨,南方铜业旗下墨西哥布埃纳维斯塔矿因品位降低且转向锌银生产,产量下滑10.7% 。安托法加斯塔和墨西哥集团均呈现“环比改善、同比下滑 ”的温和调整态势。主要受刚果(金)卡莫阿-卡库拉铜矿地震事故影响 ,紫金矿业第三季度产量26万吨,环比下降6%。

除了环保 、灾害等,众多传统铜矿巨头们也纷纷陷入资源禀赋恶化的“漩涡” ,全球铜矿平均品位持续下降已成为行业共识,而新矿开发周期长达6-10年,增量产能难以快速释放 。这一结构性矛盾在三季度爆发。

与此同时 ,蒙古奥尤陶勒盖铜矿地下高品位矿石的开采,实现78%的同比大幅增长,产量达8.9万吨 ,借此 ,力拓三季度铜产量20.4万吨,同比增长10.1%。必和必拓三季度铜产量(按自然年推算)约51.56万吨,其核心矿区埃斯康迪达铜矿持续释放产能 ,成为智利铜矿产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。

中国矿企的海外布局同样值得关注。洛阳钼业凭借海外资产运营优化实现逆势增长,三季度产量环比增长3.72%,前三季度累计54.3万吨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6%。其核心增量项目KFM二期计划2027年投产 ,投产后将新增10万吨/年铜产能 。五矿资源旗下Kinsevere扩建项目也处于稳步产能爬升阶段。紫金矿业卡莫阿铜矿生产受阻,但其巨龙铜矿二期计划投产,2026年将成为重要产能增量 ,这样前瞻性的布局在行业分化期显得尤为宝贵。

在资源禀赋普遍下滑的背景下,通过战略前瞻性布局和运营效率提升,诸多企业成功突围 ,向全球铜矿供应体系发起挑战 。

海量资讯 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